水中“镉”影:来源、危害与水质健康防线
一、水中镉的来源
水中镉污染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
地表径流:地表径流过程中,可能携带了含镉的土壤、岩石等物质,进而将镉带入水体。
工业废水:硫铁矿石制取硫酸、磷矿石制取磷肥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排放出含镉较高的废水。此外,有色金属冶炼、塑料制品焚烧等过程也会形成镉颗粒,这些颗粒可能进入水体,造成污染。
城市用水污染:在城市用水过程中,由于容器和管道的污染,也可能使饮用水中镉含量增加。
二、镉的危害
镉是一种有毒的重金属元素,长期摄入含镉水体或食物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肾脏损伤:镉在体内形成镉硫蛋白,通过血液到达全身,并有选择性地蓄积于肾脏中,造成肾脏损伤。
骨骼问题:肾功能不全会影响维生素D3的活性,使骨骼的生长代谢受阻碍,从而造成骨质疏松、萎缩、变形等。此外,镉还会引起骨软化症,导致周身疼痛,称为“痛痛病”。
生殖系统影响:慢性镉中毒对人体生育能力也有所影响,它会严重损伤Y因子,使出生的婴儿多为女性。
其他健康问题:镉还会损伤肾小管,使人出现糖尿、蛋白尿和氨基酸尿等症状,并使尿钙和尿酸的排出量增加。此外,镉中毒还可能引起贫血等问题。
三、水质健康防线
为了保障水质健康,防止镉等重金属污染,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加强工业废水处理:对工业废水进行严格的净化处理,确保废水中的镉等重金属含量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放。
严格监管和监测:加强对工业废水排放、地表径流等环节的监管和监测,及时发现并处理潜在的污染源。
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对城市供水系统进行定期维护和检查,防止因容器和管道污染导致饮用水中镉含量增加。
应急处理措施:在发生镉污染事件时,迅速启动应急处理机制,采取投放絮凝剂、调节河水PH值等措施,降低水体中的镉浓度,确保市民饮水健康。
水中镉的来源广泛且危害严重,需要采取多种措施来保障水质健康。通过加强工业废水处理、严格监管和监测、完善城市供水系统以及制定应急处理措施等,可以降低水体中的镉浓度,保护人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