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常用于测定水质中甲醛含量的方法,以下是对该方法的研究概述:
一、方法原理
在过量铵盐存在下,甲醛与乙酰丙酮及氨生成黄绿色化合物二乙酰基二氢卢剔啶,该化合物在414nm波长处有大吸收。根据吸光度与甲醛浓度的关系,利用可见分光光度计进行吸光度定量,从而实现甲醛的测定。
二、适用范围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适用于测定地表水、工业废水中的甲醛含量,但不适用于测定某些特殊废水,如印染废水中的甲醛。
三、测试流程
样品采集与保存:样品采集于硬质玻璃瓶或聚乙烯瓶中,采集时应使水样从瓶口溢出后盖上瓶塞塞紧。采样后在每升样品中加入1ml浓硫酸,使样品的pH≤2,并在24h内进行分析。
水样预处理:
无色、不浑浊的清洁地表水和地下水调到中性后,可直接测定。
受污染的地表水、地下水和工业废水需要进行蒸馏处理。移取100.0mL水样,加入15mL水、3mL~5mL浓硫酸及数粒玻璃珠于蒸馏瓶内,用100mL容量瓶接收馏出液。待蒸出约95mL馏出液时,调节加热温度,降低蒸馏速度,直到馏出液接近100mL时,停止蒸馏,取下接收瓶,用水稀释到标线,摇匀备用。
测定:准确移取适量试样(含甲醛在80μg以内,体积不超过25mL)于25mL具塞比色管中,用水稀释到刻度。加入2.50mL乙酰丙酮溶液,摇匀。于60℃水浴中加热15min,取出冷却。用10mm比色皿,在波长414nm处,以水为参比测量吸光度。
校准曲线的绘制:取数支25mL具塞比色管,分别加入不同体积的甲醛标准使用溶液,加水到25mL。按上述测定步骤进行显色和吸光度测量。将系列校准液测得的吸光度As值扣除空白试验的吸光度Ab值,得到校正吸光度Ar。以校正吸光度Ar为纵坐标,以25mL校准液中含有的甲醛量W为横坐标,绘制校准曲线,或用小二乘法计算回归方程。
四、注意事项
实验条件:水浴温度和时间应严格控制为60℃加热15min,加热温度和时长对反应影响较大,应保证水样和标线加热温度和时长一致。
显色pH:反应体系在pH=6左右时,显色佳。过酸不利于游离氨的形成,影响显色反应进行。
冷却放置时间:60℃水浴15min后,取出冷却到室温,显色溶液在30min内稳定。
试剂保存:乙酰丙酮溶液应4℃冷藏保存,可稳定保存一个月(测试低浓度甲醛时,乙酰丙酮溶液尽量不超过15天)。甲醛标准贮备液(1000ppm)配制好后置4~5℃冷藏可保存半年,临用前标定。
五、影响因素
空白值不稳定:乙酰丙酮不纯或放置太久、加热器温度波动、水样破坏Ac-HAc缓冲体系等都可能导致空白值不稳定。
干扰物质:水样中乙醛、丙醛、丁醛、丙烯醛等醛类物质以及甲醇、苯酚等物质的含量在一定范围内时不干扰测定。但超过一定浓度时,可能会干扰测定结果。
六、精密度和准确度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测定水质中甲醛的精密度和准确度较高。实验室间相对标准偏差和实验室内相对标准偏差均较小,加标回收率也在可接受范围内。
乙酰丙酮分光光度法是一种准确、可靠且常用的测定水质中甲醛含量的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应严格控制实验条件,注意试剂的保存和使用,以及干扰物质的排除,以确保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