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铜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研究

TIME:2025-01-11 09:12:23

铜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因素。以下是对该规律的详细研究:

一、铜在水中的迁移转化

溶解态与固体结合态:铜在水中可以以溶解态或固体结合态进行迁移。其存在形态受溶液的pH值、离子强度、温度以及溶液中其他离子的影响。

溶解平衡与络合平衡:铜的化合物在水中存在溶解平衡和络合平衡。例如,CuCO3、Cu(OH)2等固体化合物可以溶解产生Cu2+离子,而这些离子又可以与OH-、Cl-、CO32-等离子形成络合物。

河流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水体对铜有明显的自净能力。水中的无机和有机悬浮物能强烈地吸附或螯合铜离子,当悬浮物沉降时,铜也随之沉降。此外,底质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同样可以吸附铜,使其进入底质中。

二、铜在土壤中的迁移转化

土壤吸附:进入土壤中的铜可以被土壤吸持。土壤中的腐殖酸、富里酸等含有羧基、酚基、羰基等含氧基团,能与铜形成螯合物而固定铜。土壤粘土矿物含有带负电荷的离子,对铜离子有很强的吸附作用。

土壤中的存在形态:铜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包括离子态、络合态、吸附态等。其形态分布受土壤pH值、有机质含量、粘土矿物组成等因素的影响。

垂直分布:污染土壤中的铜主要在表层积累,并沿土壤的纵深垂直分布递减。这是由于进入土壤的铜被表层土壤的粘土矿物吸附,同时与有机质形成螯合物而固定下来。

酸性土壤中的流失迁移:在酸性土壤中,土壤对铜的吸附强度减弱,被土壤固定的铜容易解吸出来,转变成易溶性铜而发生流失迁移。此外,含铜化合物在酸性土壤中的溶解度增加,也促进了铜的流失。

三、植物对铜的吸收与累积

吸收途径:植物主要通过根系吸收土壤中的铜。铜离子可以进入植物根部细胞,并通过质流和扩散等方式在植物体内运输。

积累分布:铜在植物体内的积累分布呈现一定的规律。一般来说,铜在植物根部的积累量高,其次是茎和叶,果实中的积累量相对较低。

影响因素:植物对铜的吸收和累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包括土壤铜含量、土壤pH值、植物种类和生长条件等。例如,土壤pH值降低会促进植物对铜的吸收;不同植物对铜的耐受性和吸收能力存在差异。

铜在水—土壤—植物系统中的迁移转化规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涉及多个环节和因素。要深入了解这一过程,需要综合考虑铜在环境中的存在形态、迁移途径、转化机制以及植物对铜的吸收和累积规律等方面的知识。


其他新闻
水温:水质监测中的关键热指标剖析… 水质监测中温度参数的精准测量与误… 悬浮物测定的方法详细阐述… 悬浮物对水质综合指标的连锁影响:… 溶解氧:水质监测中的生命气息指标… COD检测仪在水质自动监测站中的… 海洋浮标水质监测站的监测指标解析… COD、氨氮、浊度、溶解氧水质监… 在线余氯监测站有哪些特点… 溶解氧水质监测站的主要组成部分… 温度对水质监测其他指标的潜在影响… 不同水域水质监测温度数据的特征与… 水质监测悬浮物:源解析与污染防控… 不同水体环境下悬浮物监测的变化规… 水质监测溶解氧的精准测定及干扰因…
服务热线:
400-617-8617
手机:181-5666-5555
地址:安徽省池州市贵池区长江南路390号商会大厦15楼

客服微信

迈德施公众号
All rights reserved © Copyright 2025 安徽迈德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备案号:皖ICP备2021018487号   皖公网安备34170202000773号
迈德施科技 © Copyright 2024

问客服

微信

扫一扫 加好友

电话
181-5666-5555

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