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和水环境管理要求的提高,BOD水质自动监测站在河流、湖泊、污水处理厂等场景得到了广泛应用。它能够实时、连续地监测水体中的BOD值,及时发现水质变化。但在实际运行中,监测站可能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异常,及时有效地处理这些异常对于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和监测工作的连续性至关重要。
一、硬件故障异常处理方法
1、传感器故障:传感器是监测站的核心部件,用于直接感知水样的BOD等相关参数。若传感器出现故障,如测量值不稳定、无读数或读数偏差过大,首先应检查传感器是否被污染或堵塞。对于光学传感器,可能因水样中的悬浮物、藻类等附着在透光窗口上,导致光信号传输受阻,此时需按照操作手册进行清洁。若清洁后仍无法恢复正常,可能是传感器内部元件损坏,需联系专业维修人员进行更换。
2、采样系统故障:采样系统负责将水样准确采集并输送至分析单元。若出现采样量不足、采样中断等问题,应检查采样泵是否正常工作,查看泵的电源连接、电机运转情况以及管路是否有堵塞或泄漏。对于堵塞的管路,可使用适当的清洗剂进行疏通;若采样泵电机损坏,需及时更换新的采样泵。
3、电路系统故障:电路故障可能导致监测站无法正常启动或部分功能失效。当出现电路故障时,应先检查电源供应是否正常,包括电源电压是否稳定、保险丝是否熔断等。使用万用表等工具检测电路中的关键节点电压,判断是否存在短路、断路等问题。对于复杂的电路故障,建议由专业电工进行排查和修复。
二、软件系统异常处理方法
1、程序运行异常:监测站的软件程序可能会出现死机、卡顿或功能无法正常调用等情况。此时可尝试重启监测站的控制系统,看是否能恢复正常。若重启无效,需检查软件是否存在版本漏洞或兼容性问题,及时联系软件供应商获取最新的程序补丁进行更新。同时,定期对软件系统进行备份,以便在出现严重故障时能够快速恢复。
2、数据存储与传输异常:当监测站的数据无法正常存储或传输至监控中心时,首先检查存储设备(如硬盘、固态硬盘)的剩余空间是否充足,若空间不足,需及时清理无用数据或更换更大容量的存储设备。对于数据传输异常,检查网络连接是否正常,包括网线是否插好、路由器或交换机是否工作正常。还可以尝试重新配置网络参数,确保监测站与监控中心之间的通信畅通。
三、数据异常处理方法
1、数据突变:若监测数据出现突然的大幅波动,与历史数据或周边监测点数据差异较大,应先检查监测站是否存在硬件故障或外部干扰因素。同时,对水样进行复测,使用便携式BOD测定仪等设备进行现场比对,以确定数据的准确性。若复测结果与自动监测数据一致,需进一步分析水质变化的原因,如是否有突发污染事件发生。
2、数据持续异常:当监测数据长时间处于异常状态时,除了检查硬件和软件系统外,还需对监测站的校准情况进行复查。按照规定的校准周期和方法,使用标准溶液对监测站进行校准,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同时,检查水样的采集和预处理过程是否符合要求,避免因水样问题导致数据异常。
四、外部干扰异常处理方法
1、环境干扰:监测站周围的环境因素,如温度、湿度、电磁干扰等,可能会影响监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于温度和湿度的影响,可在监测站内安装温湿度调节设备,确保环境条件符合设备运行要求。对于电磁干扰,应尽量避免监测站与大功率电器设备、无线电发射装置等靠近,必要时可采取屏蔽措施。
2、人为干扰:防止人为破坏或篡改监测数据是保障监测站正常运行的重要环节。加强对监测站的物理防护,安装监控摄像头、围栏等设施。同时,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限制非授权人员进入监测区域,对监测数据的访问和修改进行权限管理。
五、结论
BOD水质自动监测站的异常处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从硬件、软件、数据和外部干扰等多个方面进行排查和处理。通过建立完善的异常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加强对监测站的日常维护和管理,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监测站运行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