氰化物是一种剧毒物质,对水生生物和人体健康具有极大危害。氰水质监测站能够实时、准确地监测水体中氰化物的含量,为水环境管理和污染防控提供重要依据。为保证监测站的正常运行和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制定科学合理的操作与维护规程十分必要。
一、操作规程
1、采样前准备
(1)人员防护: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服、防护手套、护目镜和防毒面具等个人防护装备,防止氰化物接触皮肤和吸入体内。
(2)采样容器准备:使用聚乙烯或玻璃材质的容器,避免使用金属容器,因为金属可能与氰化物发生反应。采样容器需先用洗涤剂清洗,再用自来水冲洗干净,最后用去离子水冲洗3-4次,晾干后备用。
(3)采样工具准备:准备好采样器、绳索等工具,确保采样器无破损、无泄漏。
2、水样采集
(1)采样点选择:根据监测目的和水体特征,合理选择采样点。采样点应具有代表性,能够反映水体的实际污染状况。
(2)采样方法:将采样器缓慢放入水中,避免搅动水体。待采样器充满水后,缓慢提出水面。对于不同深度的水样,应分别采集。采集的水样应尽快注入采样容器中,并充满容器至溢流,立即密封容器,防止空气进入。
(3)水样保存:采集后的水样应尽快送回监测站进行分析。若不能及时分析,应将水样置于4℃以下的低温环境中保存,并在24小时内完成分析。在保存过程中,可加入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使水样的pH值保持在10-12之间,以抑制氰化物的挥发和分解。
3、仪器准备
(1)检查仪器状态:开启氰水质监测仪器,检查仪器的电源、显示屏、按键等是否正常工作。检查仪器的试剂管路是否畅通,有无泄漏现象。
(2)试剂配制与添加: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准确配制所需的试剂,如氢氧化钠溶液、硝酸银溶液等。将配制好的试剂添加到仪器的相应试剂瓶中,并确保试剂瓶的密封良好。
(3)仪器校准: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校准,确保仪器的测量准确性。校准过程中,应按照仪器的操作提示,依次加入不同浓度的标准溶液,记录仪器的测量值,并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调整仪器的校准参数,直至仪器的测量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4、检测分析
(1)样品注入:将采集的水样通过仪器的进样口注入到分析系统中。注入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产生气泡,以免影响测量结果。
(2)分析过程监控:在仪器分析过程中,密切观察仪器的运行状态和显示屏上的数据变化。如发现异常情况,如数据波动过大、仪器报警等,应立即停止分析,检查原因并排除故障后再继续分析。
(3)数据记录与处理:分析完成后,记录仪器显示的氰化物浓度值。对多次测量的数据进行平均处理,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同时,将测量数据及时上传至监测站的数据管理系统,以便进行数据分析和存储。
5、检测后清理
(1)仪器清洗:分析结束后,使用去离子水对仪器的分析系统进行清洗,以去除残留的水样和试剂。清洗过程中,应按照仪器的操作提示,依次进行冲洗、排液等操作,确保仪器内部清洁。
(2)试剂瓶清理:将试剂瓶中的剩余试剂倒出,用去离子水清洗试剂瓶3-4次,晾干后备用。
(3)工作区域整理:清理工作台面,将采样容器、采样工具等整理归位。对使用过的防护用品进行妥善处理,避免造成二次污染。
二、维护规程
1、日常维护
(1)仪器外观清洁:每天用干净的湿布擦拭仪器的外壳,保持仪器外观清洁。避免使用含有腐蚀性物质的清洁剂,以免损坏仪器表面。
(2)试剂管路检查:检查仪器的试剂管路是否有泄漏、堵塞等情况。如发现管路有泄漏,应及时更换密封圈或管路;如发现管路堵塞,应使用适当的溶剂进行清洗。
(3)数据备份:定期将监测站的数据管理系统中的数据进行备份,防止数据丢失。备份数据应存储在安全可靠的地方,如外部硬盘、云端存储等。
2、定期保养
(1)仪器内部清洁:每隔一段时间(如一个月),对仪器的内部进行清洁。打开仪器的外壳,使用毛刷或吸尘器清除仪器内部的灰尘和杂物。注意不要触碰仪器内部的电子元件,以免损坏仪器。
(2)试剂更换:根据试剂的使用情况和保质期,定期更换仪器中的试剂。更换试剂时,应按照仪器说明书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试剂的添加量和浓度准确无误。
(3)仪器校准与检定:每隔一定时间(如半年),使用标准溶液对仪器进行全面校准,并送专业计量机构进行检定,确保仪器的测量准确性和可靠性。
3、故障排除
(1)常见故障判断:操作人员应熟悉仪器常见的故障现象和原因,如仪器无法启动、测量数据异常、试剂添加故障等。当仪器出现故障时,应根据故障现象迅速判断故障原因。
(2)故障处理:对于一些简单的故障,如试剂管路堵塞、电源接触不良等,操作人员可以自行进行处理。对于复杂的故障,如仪器内部电子元件损坏等,应及时联系仪器供应商或专业维修人员进行维修。
(3)故障记录:对仪器出现的故障情况、处理方法和处理结果进行详细记录,以便总结经验,提高故障处理效率。
三、结论
氰水质监测站的操作与维护是保证监测数据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关键环节。操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采样、分析和检测,同时做好仪器的日常维护和定期保养工作。在遇到故障时,应及时、准确地进行判断和处理,确保监测站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为水环境管理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